电话

400-400-9331

188金宝搏app【国内利率市场动态研究】利率并轨的逻辑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2024-06-06 188金宝搏 188金宝搏官方网站

  本文阐述了推动利率并轨的必要性以及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分析了并轨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对监管和银行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利率市场化成功的重要标志,是央行能够通过调整短端政策利率舞动整条收益率曲线,使各市场参与主体能够准确捕捉价格信号,并基于此做出权衡选择。在我国可以表现为通过调整政策利率(OMO、SLF、MLF等或其他),使价格信号能够在货币、债券、信贷等金融子市场间有效传导,实现既定货币政策目标。但从目前情况看,利率传导机制仍不畅通,制约了货币政策从数量工具转向价格工具的调控效能,也不利于央行引导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目标的实现。

  自我国2015年首次提出探索建立以隔夜SLF利率为上限、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下限的利率走廊机制以来,下限管控和基准利率引导效果需要强化,具体而言:一方面,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作为利率走廊下限,短端货币市场利率与其利率水平基本保持在170-230bp区间,宽度过大使超储利率在利率走廊中的下限功能有效性不足。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逐步成为利率走廊隐性下限,并有可能加剧一级交易商与中小银行和非银机构之间的套利行为。另一方面,2016年以来,随着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加速推进188金宝搏官网app,全球流动性收紧带动收益率曲线上移,央行共计四次调整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SLF以及MLF)利率,但利率调整应归结于资金供求影响下的随行就市行为,可以但并不能完全代表主动调控传递价格信号,更多与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从利率传导的效果看,资金市场价格变化在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间效果较好,央行能够通过改变短期流动性预期来影响中长期资产交易和配置行为,但短期资金价格变化仍主要局限在市场价格,占金融体系最大比重的存贷款业务受此影响较少,我国利率体系的二元结构依然明显。

188金宝搏官网app【国内利率市场动态研究】利率并轨的逻辑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与市场利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仍然不足。一方面,尽管央行已放开存款利率管制上限,但存款利率定价仍受到一些约束,如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宏观审慎管理框架(MPA)等政策。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约束依然较强,除包含各类产业信贷投放指引之外,诸如鼓励型(普惠、民企、扶贫等领域)、抑制型(产能过剩、房地产、平台类等领域)以及MPA考核(广义信贷以及资本充足率),银行业自身风险定价能力建设不足是银行业无法应对完全利率市场的核心要素。长期以来形成的贷款基准利率上下浮动定价模式(而不是成本加成定价或其他)造成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远不及金融市场对利率变化有效和敏感。利率体系二元分割、存贷款利率高度粘性,导致不同融资渠道和融资产品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传导机制和替代关系,进而制约了价格信号传导。特别是当前形势下,银行业信贷资源投放受到风险偏好、流动性和资本的约束日益加大,造成资金在银行间市场淤积,信贷价格高位稳定,其变化趋势和幅度远不如货币市场、债券市场明朗,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货币政策的阻塞,使得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传导渠道效用难以顺畅发挥。

  综合来看,我国金融体系利率分割以及商业银行经营的顺周期性,导致利率传导机制面临不畅,需要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存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两轨并一轨。

  易纲行长在2018年初博鳌亚洲论坛上指出,目前中国仍存在一些利率双轨制,一是在存贷款方面仍有基准利率,二是货币市场利率是完全由市场决定的,而利率双轨制下的最佳策略是让这两个轨道的利率逐渐统一。但目前,市场对于利率并轨的方式尚未达成统一认识,在推进利率并轨过程中,不仅需要选择适宜的市场环境,更需要在相关配套制度上加以完善,在理顺利率传导机制的同时,尽量减轻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冲击。对此,我们认为下一步推动利率并轨应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是有必要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并轨对银行业负债成本的冲击。从银行业存款类负债结构看,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2%左右,结构性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平均久期约为4-6个月,占一般存款余额比重约为20%),而同期限存单价格在2.9-3.0%之间,管制类存款与市场化定价的存单、结构性存款存在较大利差,若推动存款利率向货币市场利率并轨,对于核心存款占比不高的银行而言将显着增加其负债成本,更可能因为不同机构间的利率盲目竞价而加大金融业系统性风险。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稳中有忧,弱资质信用主体对于降低融资成本呼声较高,自然利率也有下行趋势。因此,进一步推动利率并轨应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减少市场利率与核心存款利率利差,平滑对负债成本的冲击。

  二是激活政策利率作为利率锚的价格引领功能。目前,我国央行政策利率定位于对市场利率变化的确认,利率调整属于随行就市行为,难以起到价格信号的引领功能。因此,推进利率并轨的关键要素,是激活央行政策利率作为利率锚的信号信用引领功能。建议提高央行资金投放的普惠性,扩容公开市场操作一级交易商和抵质押品范围,修复政策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利差,破解二元金融结构下的机构套利行为,增强政策利率对市场利率的指导效果。与主要发达国家单一政策利率不同,我国央行流动性投放工具包括短期(OMO、SLF、SLO)、中期(MLF)、长期(PSL)等,考虑到我国信贷市场与资金市场存在分割,央行难以通过单一调整OMO利率影响整条收益率曲线,需要探索从短期到中长期的政策利率体系的培育,在通过OMO利率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变化的同时,也可以考虑发挥MLF利率对信贷市场利率的引导作用。

  三是建立存贷款参考利率体系,增强与政策利率相关性。在推进利率并轨过程中,需要建立合适的参考利率体系以替代央行法定存贷款基准利率,为商业银行存贷款定价提供基准参考。第一,对于存款参考利率,比如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FTP是以Shibor为基准,综合考虑同业对标、资金到期量以及存款增长需求而确定。但由于跟踪Shibor定价的产品还并不丰富,中长端Shibor市场交易活跃度不高,定价参考意义有限。同时,Shibor报价并非交易价格,虽然央行已通过多重手段来完善Shibor报价机制,但是相较质押式回购利率,Shibor在实际交易中的作用与Depo、Repo相去甚远,与国际上报价制度相对完善的Libor、Hibor等仍有一定差距。第二,作为我国央行重点培育的市场化利率,最优贷款利率(LPR)具备作为替代法定贷款基准利率的可行性,国际上诸如印度、日本等经济体均尝试推出以LPR作为贷款参考利率的定价模式,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利率定价不透明、政策传导效率低以及容易引发NIM过度收窄等问题。从我国LPR的运行情况看,在目前各类贷款业务定价中,以LPR作为定价基准的信贷业务规模占比较小,加之LPR自身弹性不足,多限于1年期流动资金贷款,短期内LPR尚难承担贷款参考利率作用。未来若要让LPR承担贷款基准利率的功能,仍需进一步改革LPR形成机制,增强LPR与政策利率相关性,切实提升利率传导效率。第三,对于1年期以上的中长期产品定价,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利率基准缺失,虽然1年期以上重定价的存贷款占比较少,但仍需要填补利率曲线中长端关键点,证券化产品可能是联通债券与信贷市场的一种选择。

  按照以上安排,未来纵使存贷款基准利率退出,也能够形成以央行政策利率为基准,能够向信贷市场有效传导的存贷款市场利率。当然,在利率并轨的过程中,基准利率与市场基准利率有必要长期并行,并轨过程可以通过适当减少存贷款利率的档次来进行引导。

  推动存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两轨并一轨,有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也将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带来一定机遇与挑战:

  机遇方面,利率并轨一方面有助于夯实一般存款增长。在二元利率体系下,受利率管制约束,各类市场化存款类替代品收益率明显高于一般存款,导致存款搬家现象较为普遍,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存款流失压力。推进利率并轨将有助于实现存款替代品收益率与一般存款收益率的趋同,进而减少存款向理财产品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迁徙,有助于夯实商业银行一般存款增长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利率基差风险。利率并轨过程中,央行将更多利用利率工具调控引导存贷款参考利率和名义利率变化,存贷款定价基准趋同,可以降低因基准利率不相关或变化不同步带来的利率基差风险。

  挑战方面,利率并轨一是致使银行负债成本具有抬升压力,挤压NII和NIM。利率并轨过程中,存贷款利率运行将面临再平衡。从国际经验看,多个国家在放开利率管制后均出现了一个阶段的均衡利率走高,内在逻辑是管制放松增加了银行间的负债竞争,使得吸存成本上行,银行为覆盖经营成本、稳定息差水平不得已增加了高风险资产的配置,导致银行体系系统性风险出现积累,进而埋下了金融危机的种子。美国自1986年正式废止Q条例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后,贷款利率由8.33%小幅降至8.20%后开始上升,存款利率则持续呈现上行态势,存贷利差短期内经历小幅收窄。从我国实际情况看,目前虽然存贷款名义利差仍然较大,但净息差水平2.2%左右在全球各国之中并不算高。考虑到定期存款与同业存单、结构性存款之间仍有较阔的利差,在利率并轨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负债成本将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在近期资产荒背景下,简单提高资产端定价已不可取,更需要商业银行在拓展业务、稳定NIM和控制风险之间做出权衡。二是风险定价管理能力将面临严峻考验。目前,我国银行业主动风险定价能力偏弱,存贷款定价高度依赖央行所公布的基准利率,内部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基于风险的定价体系,RORAC、EVA等评价指标仍处于探索初期,缺少跨完整经济周期的检验。在利率并轨过程中,容易造成银行业由于存贷款定价基准的缺失而带来的定价体系混乱,由此可能造成部分银行的存贷款规模剧烈波动。特别是对存量存贷款业务(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在利率并轨后若执行新的定价基准,如何做好稳妥过渡,规避合同法律风险,平衡好客户利益和银行效益之间的关系,将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挑战。三是加剧了利率风险管控难度。在利率并轨过程中,银行业存贷款业务利率波动将比之前更加剧烈,会加剧银行业资产负债表的利率风险,尤其是对于占比较大的银行账户而言,利息收入与金融资产估值不稳定性增加,利率风险敞口扩大,又缺少对冲手段,进一步加大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的管控难度。

  利率并轨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核心环节,这一过程不仅需要监管层加强配套制度建设,为利率并轨创造适宜的环境,而且需要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进一步提升前瞻性和精细化水平。

  从监管视角看,一是要明确利率并轨的路径和方式。利率并轨是打通利率传导机制的最后一公里,其时间安排和操作方式将对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体系产生重要影响。中央银行应提供相对清晰的路径选择和方法步骤,向市场传递准确信号,引导商业银行前瞻性调整和优化资产负债业务结构及期限结构,逐步完善存贷款定价管理模式,防范潜在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这些方面诸如:对于减少存贷款基准利率档次的安排、对于未来基准利率体系培育的计划、对于金融产品定价体系的建设等等。二是适度放宽部分监管指标约束。随着利率并轨的推进,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存贷款市场价格传导渠道将被打通,一般存款与市场化资金的价格趋同性增强,为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价格灵活安排负债结构提供了空间为此,建议监管层优化MPA考核体系下同业负债占比管理机制,改革一般金融债券审批制发行为备案制,促进存贷市场与金融市场有效融合,为商业银行提升资产负债管理的市场化决策能力创造良好的制度保障。三是加大利率衍生品市场培育。如前所述,利率并轨将使得存贷款利率波动加剧和加大利率风险敞口,监管层应进一步加大利率衍生品市场培育,形成富有深度和广度的市场化利率避险机制,为商业银行对冲利率风险提供丰富的金融衍生工具。

  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视角看,一是需要客观公允的选择定价基准。构建完善的风险定价体系是商业银行赢得利率市场化竞争的核心能力。在利率并轨过程中188金宝搏,央行基准利率将逐步减档,直至不再作为存贷款定价的指导价格,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全面预算、成本分摊、风险定价的完善内在管理体系,改善资金转移定价(FTP)管理机制,客观公允的选择定价基准和定价方法,使得存贷款FTP能够及时合理反映资金来源与运用的价格变化,提升定价管理效率。二是提升利率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加强风险对冲机制建设。一方面应加强对经济形势、货币政策以及市场流动性运行状况的预判,提升利率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另一方面应建立利率风险敞口对冲机制,合理使用利率互换等衍生品工具开展对冲操作,降低因存贷款利率大幅波动对利息收入及金融资产负债估值造成的冲击。三是进一步加强负债主动管理。商业银行在负债结构安排中,应根据流动性管理和资金运用需求,实现一般存款和市场化资金等融资渠道的灵活切换。同时,应加强对中长期稳定负债的主动管理,逐步将债券发行作为常规性融资工具,从而更好应对利率并轨带来的负债成本上行压力。

  上一篇:【国内利率市场动态研究】以顺义银座为例浅谈利率市场化变革趋势下中小银行应对思路